马福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发布者:万琳琳发布时间:2018-09-17浏览次数:1558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迎来黄金发展期”,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已经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繁荣大发展、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真理力量;挑战;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已经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源于其真理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这种在世界范围的深远影响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

1.作为认识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魅力得以验证

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主要在于它能否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固有规律,在于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否具有积极意义。人类面临的最艰难和巨大的理论课题,莫过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思想家虽然为此付出艰苦努力,但并未真正解决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案,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形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2](P601)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3](P309)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过诸多关注、同情民众疾苦的学说,但从未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如此与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毫无任何私利和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恩格斯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4](P265)

2.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其现实力量得以彰显

对于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前者只是揭露现实的不合理,后者则是批判不合理的现实;前者只是从抽象的“人类理性”出发,把头脑的幻想加给未来社会,对社会主义作出种种美好的预设,只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5](P545)后者则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出发,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和进程”。对此,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P547)在社会有机体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在社会形态绵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作用的时间更替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生产力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找到了批判现实“最革命”“最活跃”的力量,创建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4](P295)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要改造世界,而且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个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3](P305)无产阶级作为最具先进性、斗争性和革命性的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勇于肩负起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焕发出蓬勃生机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而且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现实的强大力量。

3.作为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始终焕发出生机活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在于它集中体现了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在于它引导人类以创新的勇气破解实践难题。其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学者、思想家和理论家,而且是社会活动家和职业革命家,其理论和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2](P602)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5](P35)毛泽东也曾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6](P10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1]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探索时代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新挑战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丰富鲜活的当代中国实践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在于其所蕴含的现实力量,为社会主义实践保驾护航。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再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1.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共产党不断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

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是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7](P111)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自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的思想武器。“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3]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信仰,融进思想中、深入骨髓里、落到行动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优良作风;形成了“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实事求是的精神、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精神、自我审视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形成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和平与发展”的初心意识与担当意识;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缔造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

2.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最佳注脚。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毛泽东思想。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不断得到释放,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P11)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飘扬,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随着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广泛认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再一次得到有效释放;随着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标志着社会主义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机活力。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才能更加璀璨夺目。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繁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繁荣大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四个自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应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重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央对发展繁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各项部署,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种反对、否定、淡化、排挤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和敌对势力已经消失,也不意味着人民群众已经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国内外敌对势力仍然会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意识形态渗透,消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他们会将“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通过民众愿意接受的形式和内容重新包装以混淆视听,或者否定历史事实、攻击和污蔑英雄人物等,妄图在扭曲人民群众价值观、消解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混淆人民群的辨别力的同时,动摇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2.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学好、用好、传承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1]。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主动满足人的需要,理论满足人的需要一定是以人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为前提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其次,增强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进而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积极应对各种“反马”势力挑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9](65)新形势下,要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回应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种种质疑,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在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回应群众理论关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就要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使马克思主义被更多群众掌握并转化为物质力量,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奠定了政治基础、夯实了理论基础、扩大了群众基础。只要我们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三者之间相互蓄“势”、蓄“实”、蓄“时”,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马福运,转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公众号)

  • 掌上官微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思政客
  • 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官方微信